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北京建立生态环境标准新体系 涵盖九大重点领域!

北京建立生态环境标准新体系 涵盖九大重点领域

时间:2025-07-06 10:18:32 来源:柔枝嫩叶网 作者:百科 阅读:316次

记者从今日(10月26日)召开的北京标准北京市生态环境标准体系建设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建立北京市印发了《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地方生态环境标准发展规划》,生态在原有标准体系基础上,环境扩展了应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生态保护两个重点领域,新体系涵建立了“两个层次、重点九个重点领域”的领域生态环境标准新体系,涵盖现行有效的北京标准地方生态环境标准111项,有力支撑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建立强力助推生态环境整体改善。生态

据了解,环境北京市最新版的新体系涵生态环境标准体系中的“两个层次”,分别为强制性标准和非强制性(推荐性)标准。重点强制性标准以环境质量标准、领域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为主体;非强制性标准包括监测方法标准、北京标准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等管理标准。

“九个重点领域”则包括应对气候变化、大气环境保护、水生态环境保护、土壤生态环境保护、自然生态保护、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噪声污染防治、核与电磁辐射以及其他等九个领域。其中,应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生态保护为今年扩展的两个重点领域。

应对气候变化标准共28项,充分发挥标准约束引领作用,对标国际先进标准,完善行业碳排放限额和先进值、碳排放核算评价标准体系,逐步形成完善的低碳先进标准体系。发布实施《二氧化碳排放核算和报告要求》系列标准,指导碳排放企业开展碳排放核算。发布《企事业单位碳中和指南》《大型活动碳中和指南》等指导企业、大型活动碳中和相关工作。

大气环境保护标准共42项,包括固定源排放标准21项,技术规范5项;移动源排放标准12项;产品环保标准4项。重点控制颗粒物、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主要污染物。

水环境保护领域标准共4项,以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排放标准为基准,强化各行业、各领域水污染物排放管控,开展相关涉水生态环境标准实施成效评估。根据实际需要,开展标准更新修订,指导推进科学、合理、可行的水污染防治技术应用。

土壤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标准共9项,分别涉及土壤环境风险评价、污染场地修复等内容,为污染场地修复工作提供规范和指导。

自然生态保护领域标准共1项,围绕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强化生态监管体系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点工作,将自然生态保护标准化工作分为生态环境质量评估、生态空间监管、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三个方面。发布实施《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规范》构建了国内首个符合超大城市特色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此外,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噪声污染防治、核与电磁辐射等其他重点领域标准也不断完善,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各项重要工作,适时推出新的标准制修订项目,共同支撑着北京市生态环境标准体系。

(总台记者 王胜东 李啸虎)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 2022年宇航领域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发布
  • 冯德莱恩:欧盟不要内讧,建议明年“拼团买气”
  • 对话彭文生:经济增长有望经历一轮反弹,宽松政策支撑金融资产估值|首席看市
  • 一周看3场!小镇青年拯救电影院,低线城市票价超40元
  • 越秀地产 | 用心用情服务群众,尽力尽责守护家园(六)
  • 华为公司监事会副主席丁耘突发疾病去世
  • 苹果MacBook代工厂广达9月营收约272.89亿元,同比增长47%
  • SWIFT为央行数字货币全球网络制定蓝图,14家银行参与
推荐内容
  • 4万亿财政直达资金加速落地、支出,监管更严|数读中国
  • 东风日产“卷动”纯电市场 合资车企追逐新能源赛道
  • 马斯克出“新话”:拜登“和人口平均年龄差两代人”,无法竞选连任
  • 即兴旅游,火了!
  • 卡塔尔传奇太后,默默掌控全局
  • 估值已达历史最低 每经品牌100指数破晓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