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个证挂靠一年赚几万?谨防“考证经济”批发山寨证书
原标题:考个证挂靠一年赚几万?考证经济谨防“考证经济”批发山寨证书 “考消防设施操作员,一年挂靠赚几万”“家庭教育指导师线上工作、考个靠年时间自由、证挂赚万证书收入稳定”……职业焦虑和证书福利催热了技术技能领域的谨防“考证经济”。与此同时,山寨这类证书的考证经济培训、评价、考个靠年颁发等环节套路频出,证挂赚万证书真假难辨,谨防侵害群众合法权益,山寨扰乱市场正常秩序。考证经济 包过?考个靠年躺赚?小心落入坑中 在广州工作的刘先生最近遇到一件糟心事。眼看孩子快要上学了,证挂赚万证书他却还差七八十分才能落户。谨防经朋友介绍,山寨他先花6800元在一家代办落户的公司报了考证普通班。公司顾问建议他学习考取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一证就能补足所有落户积分”。 刘先生没有与之相关的工作经历和知识储备,犹豫着要不要报考。顾问说可以再花3万多元升级到VIP班,不懂也能“包过”。考试前夕,升级到VIP班的刘先生,收到了顾问通过特殊通讯软件发来的“答案”,被叮嘱保密,“能记住最好”。 刘先生信心满满,然而最终成绩是零分。顾问的解释是“外地有人作弊被抓,答案作废了”。经协商,公司退还了刘先生VIP班费用。他说:“折腾了一年,什么都没解决。” 无独有偶,近期,考一个碳排放管理师“躺赚”20万元的网络广告,吸引了多人报名交费,随后广告发出方却集体失联。其实,该职业并不在《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内,已发证书的印发机构“邮电通信人才交流中心”也未在人社部备案,消费者被引诱落入山寨证书圈套。 不久前,有关部门查处关停了两个打着“职业资格”幌子牟取利益的山寨网站。这两个网站一个冒用“中国人事考试网”名称和单位标识,网址及内容与人事考试中心官网高度相似;一个假冒网站为“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网”,违规使用国徽,标注“工信部已备案”“官方认证”等欺骗性字样,抄袭人事考试中心主要职责和内设机构有关信息。 一张技能证,造假花样多 技术技能类证书不仅是劳动者职业能力的标志,也是落实政府部门政策待遇的有效证明。然而,一些单位和机构通过广告造假、证书造假、培训造假等套路,违规组织培训、评价、颁发证书,涉嫌欺骗欺诈。 第一,虚假宣传,夸大其词、偷梁换柱。“无门槛”“评职称”“高补贴”“高收入”……这些广告字眼是一些机构虚假、夸大的营销话术,旨在虚抬证书含金量。有的甚至假借行政机关名义,或者利用机构改革磨合期和制度转轨完善期的空子,故意登记使用相近原政府机关名称,混淆视听。广东省职业技能服务指导中心副主任何秀文介绍,类似的手段还有使用 “原×××部”和“权威证书”“官方认证”“就业凭证”“录用依据”等迷惑群众。 第二,无中生有,“李鬼”证书以假乱真。模仿“造价工程师”编造“造价师”,自创“导弹维修工程师”“部队政治工作师”“警察管理师”“禁毒师”等职业……在广东省通报的案例里,就有某职业技能鉴定有限责任公司以“××全国职业资格考试认证中心”名义颁发上述“注册职业资格证书”,但这些都不属于国家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发证机构也不是经人社部门备案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 这些机构以新职业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等名义,造假证、滥发证,违规使用有关字样和标识,以及易产生歧义和误导的字样、图案、水印等。广东省人社厅介绍,我国对职业资格实行清单管理,2021年版《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新增72项职业资格,均明确了实施部门或单位,除此之外,任何机构或者单位不得再自行设置实施职业资格,不得变相开展资格资质许可和认定。 第三,画饼圈钱,培训“挂羊头卖狗肉”。有的机构没有任何职业培训资质,却大肆宣传,招生考取各种专业证书,串谋组织假培训、编造假申报材料,勾结实施假考试。有的机构还“画大饼”,宣称成功考证后,还提供证书挂靠、单位兼职等后续服务,一环扣一环,引诱购买升级服务。 完善评价和监督体系 近年来,出于落户、子女入学、就业、升职加薪等目的,人们对技能类证书的需求上升。同时,旧职业退出和新职业频出的交接时期,部分新职业标准或评价规范未形成。于是,不法机构钻空子,利用部分民众信息掌握不及时的机会,违规组织培训、评价、颁发相关证书。 广东省人社厅介绍,目前,官方认可的技术技能类等级证书有4类,主要为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各级人社部门公布了相关正规证书的样式、区别和查询途径,以及山寨证书问题线索投诉举报方法,如遇问题,可以及时反映。 广东省委网信办相关负责人邹卫东说,网信部门正督导属地网站平台深入自查,集中清理违规使用相关的标识信息。持续加大山寨证书类外链信息、弹窗信息的拦截力度,严格管控相关推广信息。同时压实平台责任,强化认证机制和审核力度。 近年来,我国陆续取消了400多项职业资格,并将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职能下放给在人社部门备案的用人单位、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广东省人社厅副厅长杨红山说,下一步将建立培训评价机构“黑名单”制度,建设全省职业技能培训评价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培训、评价全流程监管,建立长效化监管机制。 与此同时,面对多元化、新型化的职业市场需求,配套的相关政策制定、调整和优化也有待加快。专家认为,除了引导市场提供丰富多样的培训服务供给,还可以发挥协会、联盟作用,强化行业自律,为劳动者营造健康的就业、培训环境,更好地提高自我竞争力。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摩尔多瓦副总理:摩尔多瓦收到了所有天然气供应
- 她揣测中国“统一计划”
- 国盛证券:维持理想汽车-W买入评级 目标价130港元
- 期市开盘:PTA打开涨停,现报6664元/吨
- 农民日报头版:卢拉为何落泪?粮食自主权不容旁落
- 谷歌I/O四大更新:科技本质不是硬件和软件,而是知识与计算
- 养老,你准备好了吗——一图看懂专属商业养老保险
- 英国与北欧两国签署安全协议:若两国遭攻击,英方将提供援助
- 希捷科技下调Q1营收预期 拖累西部数据一同被Benchmark降级
- 13家头部房企销售降幅近半,6成客户置业计划展缓一年以上
- 中粮期货:通胀高位原油上涨 黄金趁机反弹
- 西藏航空回应飞机起火 国航盘中跌近5%
- 多家支付机构加码严控信用卡套现,都有哪些创新举措
- 鸿海取得北美电动车制造基地 将量产Lordstown电动卡车
- 追踪 | 北京一男子谎称核酸检测点出现阳性病例,拘!
- 福晟国际自5月12日起短暂停牌 以待刊发内幕消息
- 辽宁创新驱动振兴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新兴产业加速集聚
- 德拉吉:用卢布支付天然气不违反制裁规定!向俄罗斯“服软”的国家越来越多了
- 一夜蒸发8000多亿,苹果丢掉“全球市值第一”!比特币也暴跌,这个小国前几天才买入,总统“坚定抄底”
- 纳税人申报享受“六税两费”减免优惠时怎么操作?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