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媒体:放宽私家车检验周期有利优服务惠民生!

媒体:放宽私家车检验周期有利优服务惠民生

时间:2025-07-06 11:27:47 来源:柔枝嫩叶网 作者:综合 阅读:992次

本报特约评论员

一段时间以来,媒体少数地方、放宽服务领域的私家生机动车检验存在流于形式、巧立名目乱收费、车检形成庞大地下灰色利益链等诸多乱象,验周妨碍了汽车消费增长,利优扰乱了机动车管理秩序,惠民给道路交通安全埋下了严重隐患。媒体放宽检验周期后,放宽服务这些问题和乱象如果继续存在,私家生势必酿成更大的车检现实危险。深化机动车检验制度改革必须与机动车检验乱象治理同步进行,验周而且后者只能依法加强,利优决不能有所放松。惠民

公安部、媒体市场监管总局、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四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机动车检验制度改革优化车检服务的工作意见》,针对群众反映的车检效率低、服务差等问题,推出了多项车检制度改革新措施。其中,私家车检验周期进一步放宽,将原来非营运小微型载客汽车10年内上线检验3次,即在第6年、第8年、第10年检验,调整为检验两次,即在第6年和第10年上线检验。(相关报道见A8版)

机动车按规定时间检验,是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做出的明确规定,如果车辆逾期不检验,不得上道路行驶;违法上路行驶的,公安交管部门将依法处理处罚。法律如此规定,既是为了司机个人安全考虑,也是为了公共交通安全考虑。因为带“病”机动车一旦上路,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目前,我国对非营运小微型客车(即私家车)规定的检验周期为,10年内上线检验3次——即在第6年、第8年、第10年检验,15年以后每半年检验1次。当初如此设计检验周期必然有一定道理。但随着汽车产品质量不断提升以及车主保养意识提升,这种检验周期就有必要调整。

此次将私家车检验周期从10年内检验3次调整为2次,将原15年以后每半年检验1次调整为每年1次,大大降低私家车主“检验成本”——既节省了时间成本,也节省了经济成本。此举不仅极大方便了私家车车主,还对鼓励我国汽车消费提供了一种新的动能。

由于汽车产业涉及面广、关联度高、消费拉动大,早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影响汽车消费的主要是两种成本,一是购车成本,二是使用成本。为刺激和扩大汽车消费,近期中央和各地颁行多项利好政策。如今年7月商务部等17部门发布《关于搞活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出台了支持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加快活跃二手车市场、促进汽车更新消费、优化汽车使用环境等政策措施。

此次放宽私家车检验周期,等于降低了车辆的使用成本,有望调动消费者的购车热情,进一步做大汽车产销量这块“蛋糕”。当这种利好政策与以旧换新、税费减免等利好政策叠加,必将产生更大的激励效应,从消费者到车企、城市经济,再到企业产业链上其他环节,都将是受益者。

当然,此次改革新措施不止放宽私家车检验周期,还有推进网上预约检验等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不止私家车主是改革受益者,摩托车主也是受益者,摩托车原10年内上线检验5次(第6年至第10年每年检验1次),调整为10年内2次(第6年、第10年),10年后每年检验1次。

也就是说,无论是汽车产业还是摩托车产业,都将从此次改革中受益。其中,车主名下的机动车是否在检验有效期内,可通过“交管12123”APP进行查询。希望广大车主主动查询检验期或者主动检验爱车,让自己不违法不冒险上路,也希望有关方面严格落实此次改革措施,惠及多方。

放宽私家车检验周期,不等于放松汽车安全管理,放权让利于民,更不等于放纵交通安全隐患。车主对交通安全负责必须首先对自身安全负责,广大车主在享受车检放宽便利的同时,还是需要安全文明驾驶,及时接受交通违法处罚,按期购置汽车保险。同时还要重视车辆的维护与保养,努力把车辆的安全掌控在自己手中。

放宽私家车检验周期后,应当更加重视检验质量和成效。一段时间以来,少数地方、领域的机动车检验存在流于形式、巧立名目乱收费、形成庞大地下灰色利益链等诸多乱象,妨碍了汽车消费增长,扰乱了机动车管理秩序,给道路交通安全埋下了严重隐患。放宽检验周期后,上述问题和乱象如果继续存在,势必酿成更大的现实危险。

总之,深化机动车检验制度改革必须与机动车检验乱象治理同步进行,而且后者只能依法加强,决不能有所放松。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 快讯!俄媒:国际原子能机构专家团抵达扎波罗热核电站
  • 有望10月底前推出,科创板做市近在眼前!换许可证、定策略、建仓、风控全面推进,多家做市券商发声
  • 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平均6.6%的经济增长
  • 连续3天发文!国家发改委:加大力度,稳定猪价
  • 创新!浙江龙港试点农民住房公积金制度:首日50人报名,缴够6个月最高可贷50万元,利息最低2.7%
  • 中金:重申绿城中国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20.92港元
  • 美媒:能源危机促使欧洲大量买入巴西乙醇
  • 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平均6.6%的经济增长
推荐内容
  • 造车新势力8月成绩单出炉:AITO问界系列单月交付量首次破万
  • Clubhouse CEO:向私密社群转型 仍持有大笔现金储备
  • 锂电池平替要来了?明年钠离子电池量产在望 成本是优势还是劣势
  • 他那么“土”,为啥被年轻人当偶像?
  • 创业板30家央企上市公司名单来了,监管层两天三度表态聚焦国企估值体系,与高质量发展一脉相承(附股)
  • 能源机构称美国今冬天然气供应持续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