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央行:中国货币政策没有过度刺激 为后调控预留空间!

央行:中国货币政策没有过度刺激 为后调控预留空间

时间:2025-07-05 22:28:39 来源:柔枝嫩叶网 作者:综合 阅读:823次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姜樊 黄鑫宇)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央行预留新闻发言人阮健弘今日在“2022年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上表示,中国政策中国实施正常的货币货币政策没有过度刺激,为后续的过度货币成本货币政策调控预留了空间。

阮健弘表示,刺激当前消费价格上涨相对均衡,为后也为货币政策的调控调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货币政策要进一步做好跨周期的空间调节,保持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央行预留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中国政策助力经济发展,货币同时也密切关注国内外的过度通胀走势,不搞大水漫灌,刺激不超发货币,为后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调控

数据显示,4月份人民银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并综合运用再贷款、再贴现、中期借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方式,合理增加流动性的供给。7月末广义货币M2、社会融资规模,人民币贷款余额的增速均保持在10%以上,贷款利率持续下降,1~7月企业贷款利率是4.29%,同比下降了0.34个百分点。

“持续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阮健弘表示,首先是继续丰富和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箱,长期工具,要注意建立健全长效机制,阶段性工具要加快落实已确定的政策。其次是坚持激励相融,央行资金要充分的发挥撬动作用,引导金融机构的资金配置并强化激励约束,确保精准滴灌。最后是加强与总量工具的统筹协调,结构性政策工具兼具就总量和结构性的双重功能,具备基础货币的投放能力,需要与总量工具协调配合,共同维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

在深化金融改革开放方面,阮健弘表示,利率市场化改革要进一步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稳定银行的负债成本,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汇率市场化改革要增强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加强预期管理,发挥汇率的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的自动稳定器的功能。人民币国际化坚持在市场主导的基础上,完善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制度安排,增加政策的便利性和可操作性。同时不断健全金融监管体系,提高监管能力,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阮健弘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着力于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和质效,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支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 河南安阳厂房火灾已扑灭
  • 去年12月日本九州外国旅客入境人数恢复到疫情前9成
  • 俄国家航天集团:俄计划于2027年建立自己的空间站
  • 喜迎兔年新春 英国伦敦特拉法加广场亮起“中国红”
  • 巴菲特卖了超600万股!相守14年来首次减持比亚迪,或已套现17亿港元,豪赚超30倍!
  • 商务部:2023年定位为“消费提振年” 进一步增强消费的基础性作用
  • Counterpoint:2022 年 PC 总出货量为 2.86 亿台,同比下跌 15%
  • 知名商场挂白灯笼过年?网友疯狂吐槽…回应了
推荐内容
  • 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207亿元!地产等传统经济板块受青睐
  • 各部门积极保障旅客春运平安顺畅出行
  • 2023新春献词丨天弘基金总经理郭树强:坚定信心,迎接2023年的春天
  • “阳康”后春节能不能喝两杯?张伯礼最新回应!文旅部:2月6日起试点恢复出境团队游!首批名单出炉→
  • 北京出台系列保供政策 对部分果蔬商户免收进场交易费
  • 新春献词|大成基金总经理谭晓冈:腊尽春暖,癸卯岁连,觥筹交盏,围炉夜话盼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