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灵活运用交割实现远销和接货 前10月商品期货交割量出现井喷
本报记者 王 宁
今年以来,企业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剧烈,灵活实体企业生产经营发展风险加剧,运用远销月商对参与期货套期保值和交割业务的交割井喷需求也水涨船高。今年前10月,实现国内多数商品期货品种交割量屡创历史新高。和接货前货交
多位业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品期平稳顺畅的割量实物交割是保障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的基础条件。今年商品期货交割量增加,出现一方面反映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背景下实体企业对衍生品运用所提出的企业新要求,另一方面则是灵活期货市场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体现。
多品种交割量“井喷”
Wind数据显示,运用远销月商反映全球商品价格变化的交割井喷路透CRB商品指数从年初的233点涨至6月份的329.59点,半年涨幅高达41%。实现受下游市场需求减弱、和接货前货交供需矛盾缓和等影响,近期该指数回落至270点,仍高于年初水平。
业内人士表示,我国作为原油、大豆、金属、铁矿石等商品主要进口国和消费国之一,大宗商品原料价格上涨向下传导压力增加,对国内实体企业生产经营造成较大影响。
作为企业参与期货市场重要渠道,今年实物交割业务愈发受到青睐。今年前10月(下同),中国商品期货市场交割量屡创新高,其中,大商所同期整体交割达61万手,同比增幅达82%,包括玉米淀粉、乙二醇、玉米、铁矿石等品种同比增幅超过100%。
郑商所商品期货累计交割量达38.76万手,仓单累计注册量42.66万张,仓单货值峰值高达230亿元;其中,苹果、红枣和花生品种交割量同比增长258.5%、978.4%和674.9%,苹果期货交割量更是创出单果季历史新高。
期货运营中心总经理助理田瑞频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年内多数商品期货交割量增加有两大原因:一是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企业担心远期价格风险,提前在期货市场上通过交割方式进行远期销售和接货,并锁定远期采销价格,将实物交割作为对冲远期价格风险的有效补充渠道。同时,在现货贸易中,企业能找到的上下游客户相对有限,但在期货市场上,可通过交割配对方式找到卖方或买方。二是近年来交割业务贴近现货变化和产业需求,交易所持续推动制度创新,增加交割库和交割品牌,各交割库也提供灵活、便利和安全的交割服务,为企业吃下“定心丸”。
据统计,今年前10月,已有31万余手玉米完成交割,同比增长约190%;同时,玉米期货共新设交割库4家。潍坊中粮贸易物流仓储有限公司(下称“潍坊公司”)是今年新设的玉米集团库分库之一,其负责人王绥先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成为交割库一方面有利于公司本身发挥华北玉米产区的资源优势,及时掌握现货市场信息、拓展经营业务,通过仓单实现更加高效便捷的销售,促进期现结合发展;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区域内玉米下游企业根据期货市场价格把握收购、加工的成本,控制好市场风险,引导产业良性发展,带动区域粮食物流行业的快速升级发展。
满足企业大规模交割需求
期货市场功能有效发挥,吸引越来越多的实体企业参与期货套保和交割,今年大商所多个品种单个合约交割量创历史之最,例如玉米、玉米淀粉期货2205合约交割量12.11万手、2.18万手,为该品种单个合约历史最大交割量;聚氯乙烯期货2209合约交割量1.65万手,为近10年来单个合约最大交割量。
大商所相关业务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为加强交割库管理、提升交割库安全意识和服务意识,交易所通过现场或远程视频方式对交割库日常运营、制度建设、在库货物存放等进行全面检查,要求交割库强化主体责任、加强生产安全,实时报告仓单注销出库意向和情况,保障交割品出库顺畅。
郑商所相关人士也向记者表示,今年以来交易所持续关注产业企业切实需求,根据实际情况扩展多品种交割区域,在疫情背景下助力产业企业打通物流障碍、破解送检难等问题,持续推出新举措促进交割库功能作用的进一步发挥。
据了解,在服务实体企业做好大规模交割的过程中,不少交割库还打出了“科技牌”。集团张家港保税区长江国际港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唐勇向记者介绍说,“我们立足自身数字化发展战略布局,完成了液位数据推送、库区视频监控对接,搭建‘监控云屏’,把现场作业流程精准对接到‘监控云屏’上,随时监控交割仓库库区管理、货物在库情况,有效强化在库货物管控。”
(责任编辑:焦点)
- ·陕西:“十四五”期间新建各类充电桩35.54万个
- ·每吨上调千元 钛白粉企业年内首次集体涨价
- ·期市开盘:国内期货主力合约涨跌互现,沥青、纯碱涨超2%,液化石油气跌超3%
- ·充电焦虑何解?商务部:引导各地多举措优化新能源车使用环境
- ·监管规范私募投研:三个“禁令”剑指涉内幕交易活动
- ·独家 | 涉及高风险业务、分支机构和非标资产投资 银保监会就人身保险公司分类监管办法业内征求意见
- ·广发期货:多RB2305空JM2305策略-继续持有
- ·创金合信基金2023策略会权益主题专场举行 曹春林:挖掘制造业升级和消费升级的机会
- ·龙头企业带动产业繁荣 88万亿市值澎湃中国新动能
- ·独家|刘强东得子后立即回国工作
- ·深圳新批用地上线 多地探索现房销售
- ·连续三年财报披露差错 心脉医疗财务真实性受质疑 巨额定增被指“圈钱” 近一年高层至少发生了10次人事变动
- ·被执行超11亿,核心高管还要出走,新华基金为何祸不单行?
- ·2023年如何扩大消费、稳外贸外资? 商务部披露
- ·巴菲特卖了超600万股!相守14年来首次减持比亚迪,或已套现17亿港元,豪赚超30倍!
- ·沪深部分银行推出消费贷优惠政策 有银行最高额度80万
- ·杨文强:藻类——人类默默的守卫者 走进藻类的世界
- ·生鲜供货商们,在淘菜菜拼多多上亏本
- ·腾讯控股11月22日斥资约3.51亿港元回购126万股
- ·黄秀虹反思国美“失势”现状:再次面临生存问题,核心要务是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