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电动化大势所趋 超豪华汽车品牌艰难转型!

电动化大势所趋 超豪华汽车品牌艰难转型

时间:2025-07-06 07:03:12 来源:柔枝嫩叶网 作者:娱乐 阅读:912次

来源:中国经济网汽车

超跑和超豪华汽车品牌正处于历史性十字路口,电动它们抛弃传统的化大豪华V-8和V-12发动机,朝着零排放进发。趋超汽车对二者来说,品牌这条道路可能充满荆棘,艰难因为其必须努力在不牺牲驾驶性能的转型情况下实现减碳,以证明高昂售价的电动合理性。 

高端品牌零售商罗伯特·迪斯坦尼斯劳认为,化大豪华汽车行业的趋超汽车脱碳竞赛与其说是为了适应消费需求,不如说是品牌对政策的务实回应。据悉,艰难未来十年,转型全球许多城市将寻求限制或禁止销售新型高排放燃油车。电动

超跑和超豪华汽车品牌正处于历史性十字路口,化大豪华它们抛弃传统的趋超汽车V-8和V-12发动机,朝着零排放进发。对二者来说,这条道路可能充满荆棘,因为其必须努力在不牺牲驾驶性能的情况下实现减碳,以证明高昂售价的合理性。

投资银行杰富瑞的汽车分析师菲利普·胡乔斯(Philippe Houchois)表示,仅从环境的角度来看,推动超级跑车使用纯电池驱动几乎没有意义。“超跑装上大量电池会对生产排放产生负面影响,由于行驶里程较短,这难以抵消生产过程中的额外排放,”胡乔斯说。

在短期内,迈凯轮坚持使用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在不影响重量的前提下,减少车队的排放。根据规划,迈凯伦将在2026年前实现100%电动化,而首款纯电动车型将在2030年前推出。

今年秋季,迈凯轮将开始交付插混动力车型——Artura。与此同时,其P1中置发动机插混动力超跑的后续车型可能在2024年底上市。不过,迈凯轮可能正考虑生产电动SUV,这让品牌纯粹主义者感到惊讶。

消费者对超豪华车的需求,以及车辆本身的利润空间,令车企无法抗拒,甚至连“跑车教父”法拉利,也开发了更舒适的Purosangue;同时,劳斯莱斯明年将推出双门轿跑,开启迈向纯电动的未来之旅。

劳斯莱斯首席执行官托斯顿·穆勒·乌特弗斯(Torsten Müller-Otvos)称,这是同类产品中首款也是最好的超豪华车型。“电驱动是独一无二的,劳斯莱斯比其他任何汽车品牌都更适合。”穆勒·乌特弗斯说,“它静音、精致,几乎可以瞬间产生扭矩,进而迸发澎湃动力。”

提到超跑品牌电动化先驱,可能非保时捷莫属,其已经证明纯电动车型可以提供与燃油车同样的内涵和性能。去年全年,保时捷Taycan纯电动轿车全球累计销售41296辆,同比增长106%,销量超过了标志性的911跑车。

在此基础上,保时捷正在积极扩大其产品组合,计划在未来几年推出Macan和卡宴的电动版车型。另外,保时捷计划推出一款新的旗舰电动跨界车,该车型定位在卡宴之上,最早可能于2026年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超豪华品牌希望在2030年前放弃内燃机,并在此之前推出首款电动车型。据悉,宾利将在2025年推出首款电动汽车,同时在2030年前推出混合产品线;玛莎拉蒂GranTurismo双门跑车和敞篷跑车GranCabrio,将于明年实现电动化;兰博基尼首款电动车型可能在2025年后上市。

另据AutoForecast Solutions发布的消息,法拉利首款电动汽车预计在2025年左右亮相。同时,阿斯顿·马丁可能在2025年推出一款电动车型,可能是Valhalla混动超跑或DB11超跑电动版。

高端品牌零售商罗伯特·迪斯坦尼斯劳(Robert DiStanislao)认为,汽车行业的脱碳竞赛与其说是为了适应消费需求,不如说是对政策的务实回应。据悉,未来十年,全球许多城市将寻求限制或禁止销售新型高排放燃油车。(中国经济网 姜智文/编译)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 新西兰酝酿把投票年龄降至16岁,获最高法院支持
  • 国家统计局:7月份16-24岁、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分别为19.9%、4.3%
  • 台“基隆级”驱逐舰被曝升级受挫,网友讽刺:这就是美国的支持?
  • 六部门印发农村公路扩投资稳就业方案 拟完成新增投资约1000亿
  • 《中国金融》|田国立:以新金融实践探索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 在“模拟画像”面前,他终于低下了头
  • 黄金后市走向成谜 关注三大核心信号
  • 高温红色预警!四川重庆新疆等11省区市部分地区最高温超40℃
推荐内容
  • 消费者别被 “降糖神器”忽悠了
  • 预警!希瓦风行精选、希瓦风行1号今年以来亏超37% 基金经理洪俊骅曾为房地产研究员
  • 雅诗阁公寓信托将斥资近3.2亿新元,在美日澳法等国收购9个房地产项目
  • 国家统计局:7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12.7%
  • 2022中国科幻大会将于11月29日在京举办
  • 今年需求收缩明显,是否会影响全年GDP目标实现?国家统计局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