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央行加码逆回购!!
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央行加码逆回购! 正文

央行加码逆回购!

时间:2025-07-06 12:03:44 来源:柔枝嫩叶网 作者:百科 阅读:596次

临近月末、央行季末,加码央行又出手呵护流动性。央行

中国人民银行9月27日公告称,加码为维护季末流动性平稳,央行2022年9月27日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1130亿元7天期和62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加码中标利率分别为2.0%、央行2.15%。加码由于9月27日有20亿元逆回购到期,央行人民银行9月27日公开市场实现净投放1730亿元。加码

跨月品种利率达3%

其实从9月中下旬开始,央行央行就逐步释放流动性。加码9月19日,央行人民银行重启开展14天期逆回购操作,加码释放护航流动性平稳跨季跨节的央行清晰信号,这是时隔近8个月,人民银行重启14天期逆回购操作。央行当日开展120亿元逆回购操作,包括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和1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2.00%、2.15%,后者较前次操作下降10个基点。

9月26日央行继续加码逆回购的操作力度。人民银行9月26日公告称,为维护季末流动性平稳,2022年9月26日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7天期420亿元和14天期93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2.0%、2.15%。由于当日有20亿元逆回购到期,人民银行当日公开市场实现净投放1330亿元。以此计算,央行两日净投放超过3000亿元。

对于此时加大逆回购操作,人民银行直言,此举是为“维护季末流动性平稳”。业内人士预计,临近月度税期高峰和季末时点,人民银行将合理适度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保持跨季跨节资金投放连续性,护航流动性平稳跨季跨节。

央行金融市场司近期撰文指出,8月末企业贷款平均利率4.05%,为有统计以来最低值。央行将继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货币政策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强化信贷政策引导作用,持续完善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为我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9月为缴税大月。固收首席分析师刘郁表示,9月税期对资金利率的影响集中在9月20至22日。9月26日跨季资金需求大量显现,延续至30日。税期和跨季资金需求之间,仅隔了1个工作日,部分资金需求出现叠加。

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近期央行缩量续作MLF而重启14天逆回购的货币政策操作引起市场关注。8、9两月MLF缩量续作是央行在流动性市场供大于求的结构下顺势而为的选择,重启14天逆回购则是央行主动释放跨月资金以呵护季末资金面。后续央行将继续发挥结构性政策工具效用,并灵活运用OMO工具平抑资金面波动。

由于“普降甘霖”,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涨跌不一,其中隔夜下行3个基点,报1.399%,7天Shibor下行14.3个基点,报1.697%。但14天shibor上涨7.2个基点,至2.025%,此外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九个月和一年期的产品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不过幅度较小。

从回购利率表现看,D加权平均利率出现上涨,低于政策利率水平。上交所1天国债逆回购利率()全日宽幅震荡,盘中一度涨幅超过60%,摸高至3.5%,但是临近尾盘又快速回落,最终上涨8.45%,收报2.245%。跨月品种GC003全日上涨35.44%,收报3%,最高曾至3.52%。

最早或于10月降准

对于未来进一步宽松,多数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还有空间,四季度有可能降准。银河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许冬石认为,我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至少延续至四季度。现阶段仍然属于货币政策的后续观察期,鉴于疫情因素,同时高频数据并没有快速好转,后续预计宽松政策持续。鉴于美国现阶段处于加息周期,三季度的货币政策仍然带有考量,政策的持续推进需要时间。2021年8月份经济从底部回升,稳增长政策仍然在持续发力。货币宽松政策已经在持续进行,8月15日央行下调LPR利率着力引导长期资金利率下行。而随着我国外汇储备下行以及汇率贬值,未来降准可期。

研报表示,整体流动性宽松格局年底前不改。往后看,随着四季度MLF到期放量,降准置换MLF落地概率较大。在“量缩价平”同时,多家大行下调存款利率。客观上打开后续LPR调降空间。对资本市场和后续信用扩张而言,将一定程度上增加剩余流动性,促进存款搬家,助力四季度信用企稳。政策利率调降方面,后续降息空间仍足,但降息节奏仍需观察国内经济信用数据以及海外加息节奏。

固定收益研究中心总经理、首席分析师黄伟平判断,货币宽松仍有空间,四季度存在央行进一步降准降息的可能性。从央行8月以来的操作来看,降低实体融资成本(下调LPR等)和降低金融机构负债成本(下调MLF和OMO利率、MLF缩量、调降存款基准利率等)是央行发力的重点方向。降低金融机构负债成本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降低实体融资成本,以加快宽信用进程的推进。后续资金利率出现持续收紧的概率不大,后续存在央行通过降准的方式置换到期MLF的可能性。

张静静团队认为,八月中旬以来,银行间市场流动性趋紧,两大监测指标——超储率与超额备付金率均滑至历史低位,“市场-政策”利差快速收窄。与此同时,央行流动性调控成效显现,同业杠杆去化明显。展望四季度,流动性面临较大缺口,出于维护流动性合理充裕与引导中长期贷款利率下行等考虑,央行或于四季度降准,最早或见于10月。

由于短线流动趋紧,货币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出现反弹,以余额宝为例,最新的7日年化收益率为1.358%。为了避免节前大额资金进入影响收益,不少基金选择限制大额申购及转入业务。仅9月27日一日,就有28只基金选择暂停申购或者暂停大额申购,如果将时间拉长至9月20日,则有202只基金选择类似操作。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 微博发布2022年第二季度财报
  • 最新!北溪1号已停止泄漏!俄副总理:有修复的可能!机构:美股还会走低
  • 谷歌Stadia云游戏平台突然关闭,育碧将为玩家把游戏转移到PC
  • 顶级私募密集关注,核心人物亲自调研…这些个股9月很“抗跌”!
  • 最高法民二庭庭长林文学:正着手研究内幕交易和操作市场侵权民事赔偿问题
  • 北京新增病例曾到大兴区求贤治安检查站,活动轨迹公布
  • 首套房贷利率下限再调整,23城或入围,有何影响?释放怎样信号
  • 前三季度主动权益类基金收益率最高达68.46% 这三只基金仍霸榜
推荐内容
  • 光大:美元探涨施压金价 关注PMI数据及FOMC会议纪要
  • 哪些城市符合央行房贷新政条件
  • 卡塔尔世界杯快来了,义乌很忙
  • 【新浪教育】北京赫德学校Audrey Shi:好的国际化教育是既能赢得考试,更能赢得未来
  • 宗校立:ADP数据不及预期 美元下一步怎么走
  • 中国移动累计开通5G基站超110万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