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央行设立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不辍精准滴灌!

央行设立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不辍精准滴灌

时间:2025-07-06 06:35:24 来源:柔枝嫩叶网 作者:探索 阅读:550次

本报记者 彭扬 欧阳剑环

中国人民银行9月28日宣布设立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央行成为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扩围加力的设立设备最新实例。

据介绍,更新改造构性工具该专项再贷款将专项支持金融机构以不高于3.2%的专项再贷政策利率向制造业、社会服务领域和中小微企业、款结个体工商户等设备更新改造提供贷款;额度为2000亿元以上,货币利率1.75%,创新期限1年,不辍可展期2次,精准每次展期期限1年。滴灌

业内专家分析,央行当前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设立设备不超发货币的更新改造构性工具前提下,为着力扩大社会需求、专项再贷政策加力巩固经济恢复、款结平衡内外部均衡,应更好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滴灌、杠杆撬动的独特作用。未来,更多创新政策工具有望研究推出,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也可能进一步增多。如何以政策工具的“进”促进实体经济的“稳”,仍将是今后一个时期货币政策调控的一大看点。

精准滴灌 助实体经济枝繁叶茂

在结构性货币政策“大家庭”中,支农再贷款算得上是一位“老前辈”了——从1999年起就开始发放,用于引导地方金融机构扩大涉农信贷投放,降低“三农”融资成本。

这个“大家庭”中,除了支农再贷款,还有支小再贷款、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近年来,围绕支持普惠金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我国逐步构建了适合国情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具有精准滴灌、杠杆撬动的作用,这也是“结构性”的内涵所在——通过建立激励相容机制,将央行资金与金融机构对特定领域和行业的信贷投放挂钩,从而引导资金“活水”向特定领域和行业聚集,精准滴灌实体经济。

量足价优 促货币信贷合理增长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具有基础货币投放功能,有助于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支持信贷平稳增长,从而发挥出总量工具的作用。

业内人士解释,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使用过程中,会形成基础货币投放,对银行体系流动性形成补充。同时,由于内嵌激励机制,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成本更低,能够发挥利率杠杆的调节作用,促进金融资源向特定领域积聚,在这一过程中,自然也就促进了信贷投放。不仅如此,有央行资金的激励,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能够很快落地见效,从而可以较快发挥促进信贷总量稳定增长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往往作用于某一特定领域或行业,但结构性货币政策并非单打独斗。多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产生的综合效应,可能并不比单纯使用总量工具要弱。

人民银行8月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创设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已达10种,已动用的规模约5.4万亿元。业内人士分析,考虑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杠杆作用,预计可撬动的信贷规模数倍于此。

由于利率更优,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使用过程中,还能起到引导金融机构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效果。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激励相容机制,可以精准滴灌实体经济并释放基础货币,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平衡政策的提前量和冗余度。”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说。

创新不辍 工具箱储备丰富

业内专家认为,当前我国宏观调控在坚持以我为主的同时,也面临平衡内外两个均衡的问题,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具有相对更大的施展空间。

一方面,更多创新政策工具有望研究推出。近年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不辍,这个“大家庭”不断有新成员加入。此次人民银行设立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就是最新的例子。此外,科技创新再贷款、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也是今年新创设的工具。

另一方面,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可能增多。从作用机制上看,“精准滴灌”是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最鲜明的特征。市场普遍认为,使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助于避免“大水漫灌”,更好地平衡多种政策目标。

明明称,当前需求偏弱的问题依然存在,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仍需支持,在这一背景下,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望成为实施货币政策调控的关键抓手。

植信投资研究院院长连平称,未来应在运用好总量工具的同时,持续创新运用结构性工具,以弥补总量工具的不足,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支持和服务实体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功能。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 近3年最大预估票房进口片《阿凡达2》国内定档
  • 萨摩耶云科技集团董事长林建明:人工智能向高阶决策智能跃迁,辅助人类做出决策,驱动企业降本增效
  • 高质量发展驶入快车道:天津、浙江、福建分别举行“中国这十年”主题新闻发布会
  • 孔雀城:今年已完成70个项目复工,持续推进房源交付
  • 65-70美元!俄油价格上限或高于预期 油价短线下挫跌超3%
  • 天津目前本轮疫情共报告4条传播链 210名阳性感染者
  •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江小涓:数字贸易表现突出,强劲引领全球经济复苏
  • 旅企暑期报告出炉 旅游市场需求稳步修复
推荐内容
  • 交通运输部:中国救捞已初步建成“三位一体”海空立体救捞网络
  • 道达投资手记:“股神”巴菲特减持!一个板块或迎来压力测试
  • 全球央行观察|恶性通胀成“最后一根稻草”,欧洲央行即将祭出史上最猛加息?
  • 放弃50万年薪 “网红教授”陈春花又辞职 这次是中国银行!此前已从北大辞职
  • 平台回应直播间售卖猫皮大衣:消费者感到不适可自行举报 平台无明确规定不让卖
  • 美联储“鹰”声不断 多位官员重申:遏制通胀仍是首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