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微科技净利增154%研发费用率13%,138名核心员工获股权激励浮盈过亿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蔡嘉 17亿总资产支撑300亿市值,纳微这就是科技科创板“小而美”的公司(688690.SZ)。 专注于高性能纳米微球领域的净利激励纳微科技,通过自主研发的增研单分散色谱填料/层析介质打破了国外少数公司对相关技术和产品的垄断,已成功导入众多应用项目并实现销售规模逐年快速增长。发费浮盈 今年上半年,用率纳微科技实现营业收入2.94亿元,名核同比增长77.41%;净利润1.65亿元,工获股权过亿同比增长153.73%。纳微 截至今年6月末,科技纳微科技总资产仅为17.44亿元,净利激励但截至8月15日收盘,增研公司总市值超过300亿元。发费浮盈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用率虽然业务规模不高,名核但纳微科技十分重视研发投入。今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3914.39万元,同比增长97.79%,研发费用率同比增加1.37个百分点至13.32%。 研发费用的高速增长,也与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相关。上半年,纳微科技以35元/股的价格向138名核心员工授予240万股。以公司当前股价计算,此部分股权目前已经浮盈1.08亿元。 收购赛谱仪器产生投资收益5154万 资料显示,纳微科技自设立以来,一直专注于高性能纳米微球的制备和应用技术研究。在生物药分离纯化领域,纳微科技已经成为产品种类齐全、应用项目丰富、市场占有率高(不含新冠疫苗生产专用产品)的国产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产品供应和专业服务厂商之一。 近年来,纳微科技呈现高速增长趋势。登陆科创板之前,2017年至2020年,纳微科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0.57亿元、0.82亿元、1.3亿元、2.05亿元,净利润1223.6万元、1465.99万元、2342.61万元、7269.28万元。其中,2018年至2020年,公司营收增速分别为44.21%、57.41%、58.05%,净利润增速分别达到19.81%、59.8%、210.31%。 2021年6月,纳微科技顺利完成IPO并在科创板上市。上市首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6亿元,同比增长117.74%;净利润1.88亿元,同比增长158.75%。在有可比数据以来,公司连续四年保持营收净利双增,累计增幅分别达到6.8倍、14.7倍。 延续这一趋势,8月14日晚间,纳微科技披露的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2.94亿元、1.65亿元,同比继续增长77.41%、153.73%。 对于上半年营收大幅增长,纳微科技表示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色谱填料、层析介质、色谱分析耗材等主要产品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以及核酸检测用磁珠产品供应量增加。 除了主营业务之外,对外收购产生的投资收益也对纳微科技的业绩起到了增厚作用。今年上半年,纳微科技先后收购英菲尼、RILAS和赛谱仪器等三家公司。其中,今年3月,纳微科技对赛谱仪器增加投资1000万元,取得后者4.6814%的股权。增资后,纳微科技合计持有赛谱仪器37.7042%股权。 今年上半年,赛谱仪器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4895.71万元、731.66万元,为纳微科技盈利能力最强的子公司。 报告期内,纳微科技收购赛谱仪器对原来的长期股权按公允价值计量产生投资收益5154.25万元,剔除这三家公司的合并口径及相关投资收益影响因素,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75亿元,同比增长66.25%;实现净利润1.12亿元,同比增长72.01%;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67.05%。 研发驱动自主研发产品打破垄断 随着生物药行业的快速发展,生物样品下游纯化技术也越来越受重视,分离纯化已经成为生物药的研发重点和核心生产环节。 与以往不同的是,欧美日少数供应商垄断的局面正在不断改变,纳微科技自主研发的单分散色谱填料/层析介质打破了国外少数公司对相关技术和产品的垄断,已成功导入众多应用项目并实现销售规模逐年快速增长,同时凭借卓越产品性能开始出口至国外,成功改变以往中国单向进口高性能色谱填料/层析介质的局面,并成为目前世界上少数几家可以同时规模化制备无机和有机高性能纳米微球材料的公司之一。 今年上半年,纳微科技在生物医药领域实现营业收入2.4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4.05%,收入占当期营收的比重为82.19%,同比略有降低。 核心产品中,上半年,纳微科技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的产品销售收入为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6.78%;填料收入占当期总营业收入67.95%,较上年同期降低约四个百分点。报告期内,公司发生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产品销售的客户数量为388家,较上年同期增加约99家;应用于药企正式生产或三期临床项目的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产品销售收入约0.82亿元,占本期填料和介质产品收入的41.05%,低于上年同期的58.64%,体现出公司在早期研发项目上更快的渗透速度。 虽然业务规模整体不算高,但纳微科技坚持研发驱动,研发投入力度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今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3914.39万元,同比增长97.79%,占营收的比例为13.32%,同比增加1.37个百分点。 除研发人员薪酬、物料消耗费用增幅较大外,上半年纳微科技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实施也是其研发费用增长的一项重要原因。公告显示,此次激励计划首批授予的员工包含8名公司高管、128位骨干员工,占授予时公司在职员工总数比例为24.91%,授予价格为35元/股,对应股份数量合计为240万股。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调整,截至8月15日收盘,纳微科技报收79.99元/股,总市值322.5亿元,而今年6月末,公司总资产也仅为17.44亿元。以此计算,上述136名核心员工获授部分,目前已经浮盈1.08亿元。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美联储9月缩表规模将翻倍 市场波动可能加剧
- 建业地产2月物业合同销售额21.2亿元 同比增加为83%
- 碧桂园新一轮架构调整:原有58个区域将由29个总裁兼任管理
- 诺辉健康-B早盘继续活跃 股价涨近45%
- 最新!“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发布,这两所医院蝉联综合榜前两位
- 投资者日平平无奇 特斯拉开盘大跌近8%
- 科伦药业总经理刘思川: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 推动医药工业创新驱动转型
- 倍轻松2022年收入锐减、由盈转亏、持续关店 “营销公司”泡沫已然破灭?
- 科创板强制退市第一股将花落谁家
- 会计学家余坚:中通快递毛利率和净利润显著超出同行
- 瑞信:下调柯尔百货目标价至27美元 维持“中性”评级
- 今世缘集团有限公司法人由周亚东变更为徐亚盛
- 12月起,安徽要实行新电价?谣言!
- 拉加德“定调”:只有在通胀率保证在2%的情况下,才有可能降息
- 工资增长推升欧元区通胀?企业利润扩张或是更大原因
- 邦达亚洲:美元美债携手上行 黄金承压收跌
- 2022年服贸会,看看汽车行业带来了哪些绿色科技?
- 东莞证券选择“平移”再次冲刺IPO,已收到受理通知书
-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董事长马永生:将CCUS项目纳入自愿减排机制
- 中粮期货:海外供应充足,原油震荡走强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