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条优化措施基于科学认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
本报北京11月12日电 (记者申少铁)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2日召开的条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化措生命至上,施基识国坚定不移落实“外防输入、于科内防反弹”总策略,联防联控坚定不移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机制11日,发布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了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工作的条优二十条措施。国家卫健委副主任雷海潮说,化措这样的施基识国调整和优化是对第九版防控方案的完善,是于科基于科学的认识,不是联防联控放松防控,更不是机制放开、“躺平”。发布
二十条措施优化调整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条优有什么依据?国家疾控局副局长常继乐介绍,一是密切接触者的管理措施从原来的“7+3”,即7天集中隔离和3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5+3”,即5天集中隔离和3天居家隔离。评估发现,随着病毒变异,潜伏期逐渐缩短,密切接触者在5天内检出阳性的概率很高。奥密克戎的最长潜伏期是8天左右。因此,将隔离期限进一步优化到“5+3”。
二是不判定次密接者。评估显示,次密接的阳性检出率很低,大概是3.1/10万。通过及时判定并且管控密切接触者,能够降低次密接的阳性率。
三是取消中风险区的判定。评估显示,中风险区的阳性检出率为3/10万。但中风险区划定后,管控的人员比较多,消耗了一定的基层工作人力。
四是将高风险区外溢人员7天集中隔离,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外溢人员阳性检出率大概是4.9/10万,均在风险区域划定后7天内检出。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可以节省集中隔离资源。
五是结束闭环管理的高风险人员,从原来的7天集中隔离或7天居家隔离,调整为5天居家健康监测。解除闭环管理的高风险人员,阳性检出率只有1.6/10万。
如何保障隔离封控人员的正常就医需求?雷海潮说,有高风险疫情的地方,一定要建立应急处置状态下的医疗服务运行相应的安排机制,摸清楚特殊的就医需求,并建立台账和看病绿色通道。在院前医疗急救方面,一旦发生疫情,一定要保证充分的车辆、充分的人员,有急诊方面的需要,要迅速派车。
针对近期部分地区出现的交通物流过度管控等问题,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韩敬华表示,将加强督办转办,推动问题立行立改。对于通行过度管控问题反复出现、督办转办问题解决不及时不到位、货车司机投诉举报较为集中的,将加大通报、公开曝光力度,强化警示震慑效应。
(责任编辑:百科)
- ·苏宁易购在内江中院被申请破产?回应:案件不涉及苏宁易购集团,申请人与苏宁易购并无债权债务关系
- ·违规开展线上投顾业务 申万宏源证券被责令整改
- ·匈塞铁路重要路段通车,武契奇:很感激中俄朋友,建设了我们国家的未来
- ·百度涨超7%,百度智能云增速居中国四朵云阵营前列
- ·市场监管总局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 ·美媒:沙特拟斥巨资打造“漂浮硅谷”
- ·上游电池原材料价格飞涨,新能源汽车集体调高售价
- ·“下落不明”的宝能姚振华现身:已领取法律文书,公司欠了银行利息
- ·扫地机器人越卖越贵,为什么生产商科沃斯、石头科技却越赚越少?
- ·特斯拉海外第二工厂开业,宁德时代紧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