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可充电锂电池枝晶难题破解!

可充电锂电池枝晶难题破解

时间:2025-07-06 04:15:44 来源:柔枝嫩叶网 作者:知识 阅读:435次

为新型固态电池设计开启大门

科技日报北京11月20日电 (实习记者张佳欣)据最新一期《焦耳》杂志报道,可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解释了可充电锂电池枝晶的电锂电池形成原因以及如何防止其穿过电解液的方法。这一发现最终可能开启一种新型可充电锂电池的枝晶设计之门,这种电池比目前的难题版本更轻、更紧凑、破解更安全。可充

到目前为止,电锂电池可充电锂金属电池的枝晶商业用途还很有限,其中一个原因是难题枝晶。枝晶可在锂表面堆积,破解渗透到固体电解液中,可充最终从一个电极交叉到另一个电极,电锂电池使电池短路。枝晶

麻省理工学院的难题早期研究发现,锂离子固体电解质材料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来回穿梭,破解会导致电极的体积发生变化。这不可避免地在固体电解液中产生应力,它必须与夹在中间的两个电极保持完全接触。“为了沉积这种金属,就必须扩大体积,因为新的质量正在增加。因此,锂电池一侧的体积增加了。如果有哪怕是微小的缺陷存在,就将对这些缺陷产生压力,从而导致开裂。”

研究团队现在发现,这些压力会导致裂缝,从而形成枝晶。事实证明,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以正确的方向和适当的力量施加压力。

之前,一些研究人员认为枝晶是由纯电化学过程而非是机械过程形成的,但该团队的实验表明,导致问题的是机械应力。

电池枝晶的形成过程通常发生在不透明材料的深处,无法直接观察到,因此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使用透明电解液制造薄电池的方法,可直接看到和记录整个过程。

该团队证明,他们只需施加和释放压力,就可直接控制枝晶的生长,使枝晶与力的方向完全一致。对固体电解质施加机械应力并不能消除枝晶的形成,但它确实可以控制它们的生长方向。这意味着可以引导它们与两个电极保持平行,并防止它们穿过另一侧,从而变得无害。

另一种方法是在材料中“掺杂”嵌入原子,使其变形并处于永久的应力状态。实验表明,150到200兆帕斯卡的压力足以阻止枝晶穿过电解液。

此前,人们认为类似三明治的多层结构可防止枝晶结构生成。但新的实验证明,在垂直于电池极板方向上挤压材料实际上会加剧枝晶结构的形成。取而代之的应该是沿着平面的压力,就像是从三明治侧面挤压一样。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 一财社论:中国资本市场开启估值体系重构
  • 脆断的新能源车:“供应链安全”的一次集体大考
  • 面对价格革命浪潮,不能仅靠反通胀
  • 疫情之下,供应链不能承受之重,企业亟待复工
  • 韩国国会启动“梨泰院踩踏事件”国政调查
  • 谷歌地图“公开俄所有战略和军事设施”争议背后,专家:战争概念已扩大化,未来恐会变得常见
  • 冲上热搜!网传中科院因近千万续订费停用知网,相关人士:属实
  • 部分用户Twitter已显示编辑按钮,但更改推文会发送失败
推荐内容
  • 这些化妆品,不合规!你也许正在用→
  • 美法官认定:马斯克故意发布“有钱私有化特斯拉”虚假信息
  • 国家统计局:一季度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10345元
  • 7只非标准FOF登场“固收+”策略又添新玩法
  • 中银协报告建议:构建“保理+贷款”的供应链金融产品服务体系
  • 疫情期间封控在家无法准时到岗遭辞退?法院:公司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