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法院引用“绿色原则”判决涉虚拟货币“挖矿”合同案
中新网广州11月23日电 (记者 方伟彬)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23日发布消息,绿色原则近日,广州该院审理了一起有关虚拟货币“挖矿”引发的法院合同纠纷案件。 法院一审认定合同无效,引用判决驳回原告的判决全部诉讼请求与被告的全部反诉请求。后被告不服提起上诉,涉虚因未在规定的拟货期间内交纳二审案件受理费,按撤诉处理,币挖现一审判决已生效。矿合 法院通报称,同案2021年5月,绿色原则原告某天公司与被告某马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广州约定由某马公司为某天公司提供P盘服务。法院据法院方面介绍,引用“P盘”是判决Proof of Capacity的简称,中文直译就是容量证明,利用CPU或者显卡通过独特的算法将硬盘写满哈希数据,这个过程就叫P盘。而“挖矿”就是在P盘完成后将硬盘上的哈希数据扫盘提交到主网验证,从而达到挖取虚拟货币的最终目的。 法院介绍,该案服务过程中,某天公司以某马公司未按时足额完成P盘服务为由提起诉讼,要求退还已支付的服务费和保证金合计29.5万元。某马公司则认为其已经按照约定提供了P盘服务,以某天公司拒付剩余服务费为由提起反诉,要求支付剩余服务费和违约金。 法院审理后认为,某天公司与某马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属于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中国相关部门已明确指出,虚拟货币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且本案涉及的“挖矿”活动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大,对国民经济贡献度低,不利于中国产业结构优化节能减排,不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因此,双方签订的“挖矿”合同因有损社会公共利益、有违公序良俗应属无效,由此产生的相关财产权益亦不应受到法律保护,上述行为造成的后果应当由当事人自行承担。 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二庭法官陈宇帆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条《绿色原则》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二款规定,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从前述一系列监管政策可以看出,中国虽然尚未有相关法律法规直接认定“挖矿”行为涉嫌犯罪,但“挖矿”行为事实上损害了公共利益,故由其展开的合同行为并不受法律保护。(完)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现货黄金交易策略:新西兰联储鹰派加息示警,金价要重回跌势?
- 医保改革六大焦点:为何要减少个人账户划入?短期“吃亏”能否换来长远实惠?
- 马云现身澳大利亚,合影背后是一段43年的友情
- 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要坚决巩固住
- 2025年前,北京氢燃料电池汽车力争累计推广突破1万辆
- 1月我国车市未迎开门红,媒体:没必要过度解读甚至误读
- 夺回商标权后首度开唱,苏打绿宣布正式回归
- 电商从广覆盖转向深挖潜
- 英国10月财政赤字大幅低于预期 同比增加44亿英镑
- 投资圈人士回忆突然失联的包凡:前几天找我咨询,刚才电话关机了!
- 燕之屋:困于“燕窝第一股”
- 东鹏饮料拟大手笔开展境内外 产业链相关投资
- 新能源汽车超快充时代来临 充电慢充电难有望迎转机
- 糖尿病患者稳定血糖应该这样吃
- 一些维权“老大难”问题让消费者很苦恼
- 深交所详问 永泰运
- 富荣中短债净值日跌12% 为债基流动性风险敲响警钟
- 深圳出台十二条金融举措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 中国旅行团回归提振泰国旅游业
- 监管出手降温 ChatGPT概念股回踩开始了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