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直播助力实体企业 “自下而上”企稳回升
作者: 吕倩 [ 抖音为代表的自下而上短视频平台以“内容”为纽带,加强了实体经济中生产与消费间的短视互动,为商品和服务流通提供了重要渠道。频直在此基础上,播助中小企业得以在大市场中精准对接消费者,力实获得销量、体企客流量,业企从而具备提升生产效率、自下而上加大数字化投入的短视意愿及资源。与此同时,频直源头工厂、播助新农人、力实手艺人等市场主体用视频内容展示产品和服务特色,体企充分放大自身竞争优势,业企获得了多元、自下而上良性竞争机会。 ] 近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5、6月份国内经济逐步企稳回升,二季度实现正增长。但从当前来看,经济还处在恢复进程中,企业经营的困难还比较多,经济回升的基础还有待巩固。尽管面临这些困难和挑战,但是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空间广的特点明显,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疫情之后,实体经济对宏观经济大盘“压舱石”作用逐步显现。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为宏观经济带来的增益部分。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以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以短视频直播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新业态,正在给企业、产业带来直接的影响。 直播能“带货”外,还带来了什么? 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屏南县路下乡罗沙洋村,很多村民通过抖音给消费者普及菌菇尝试,介绍姬松茸该怎么去挑,逐渐与观看者群体建立互动与信任。现在村民小田在抖音上已经有了140多万粉丝,村里的菌菇彻底不愁卖了,很多家庭收入都翻了番。 另外,来自湖北黄冈罗田县的徐志新结束在外律师工作后,回到大别山老家,扎根燕窝湾村,通过做助农主播,在抖音开通账号@谷哥徐志新。当地特产罗田板栗、红安苕、茶叶等,通过他的账号和抖音电商“山货上头条”的扶持,最高月销600多万元,还带动村里数百人就业。 也有像创始于江西的服装企业@衬衫老罗这种,通过在抖音平台销售衬衫,发现用户痛点与需求,直接自建产业链的。如今,衬衫老罗的生产线上自有品牌的销量已经占到了六成,生产线上有400余位工人专做柔性制造需求,销售端也专门组建了从主播到客服的40余人电商团队。为了应对自主研发的需求,还招募了服务于自有品牌的12人研发团队专门负责面料、款式、设计的研发。 很多类似@衬衫老罗的制造业源头工厂,正用抖音缩短“产品打造”到“消费市场”的测试周期。抖音上的销量增长后,企业会自发地根据下游销售情况来调整上游设计、生产,以更敏捷地响应市场需求。 以上案例表明,当前大量农业、制造业等传统行业中的经营主体,正通过短视频直播业态带动生产端上游变化。放大来看,数字经济与传统行业的相互融合,给传统农业、手工业、服务业、文化创意等行业发展带来广阔的空间,带来了就业机会,从供需两端带来崭新的契机。 庞大的实体经济之中,中小企业是占比最大的市场主体。就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而言,很多中小主体很难实施全面的数字化转型。但当他们抱着“卖货”的目的开始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后,意外发掘出新的增长路径。 接入新业态后,产业开始“自下而上”创新 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已然成为当今产业改变的先机。对于数字经济新业态给实体经济、企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学界也提供了观察视角。 近日,人民大学课题组发布的《数字经济平台价值创造机制研究报告——以短视频、直播平台为例》(下称《报告》)指出,根据《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中对互联网平台类别的划分,短视频、直播平台是互联网生活服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从宽口径来看,短视频直播平台与国民经济各行业紧密相连,尤其在与农业、工业等行业结合后,能够提升产业适应市场的能力,显著提升了产业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能力,有效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并让用户得到更加良好的体验,使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 较为典型的是,大量制造业行业中的中小企业,过往缺乏资金、人才、意愿实施全面的数字化转型。但抱着“卖货”的目的接入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后,他们见证了销量的扩大、稳定,也培养了改变上游生产方式的起点、动力、资源。 对于新业态能服务企业“自下而上”主动转型、发展的原因,《报告》分析认为,例如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以“内容”为纽带,加强了实体经济中生产与消费间的互动,为商品和服务流通提供了重要渠道。在此基础上,中小企业得以在大市场中精准对接消费者,获得销量、客流量,从而具备提升生产效率、加大数字化投入的意愿及资源。与此同时,源头工厂、新农人、手艺人等市场主体用视频内容展示产品和服务特色,充分放大自身竞争优势,获得了多元、良性竞争机会。 放大来看,数字经济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但这并不意味着数字经济对后两者的替代和消灭。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教授杨虎涛看来,正如工业经济之后,农业经济并未消亡,而是通过工业的渗透、支持和改造,实现了农业现代化。数字经济也不会替代、取消传统工业经济,而是通过数据这一关键要素转变传统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实际上,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滞胀状态时期,类似的担心也曾出现过。当时很多经济学曾提出“信息技术的生产率悖论(Productivity Paradox)”,即“处处感到身处计算机时代,唯独在统计中见不到生产率提高”。然而,这种质疑声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经基本销声匿迹了。原因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成熟发展,数字技术在不同行业间的应用,终将促成“数字产业化”到“全要素数字化”的转变。 通过技术服务实体实现“齐步走” 通过短视频搭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生产端与消费端之间透明、直接的桥梁,正是通过科技拉动实体经济发展的典型案例。 对于短视频、直播平台产生经济价值的核心机制,《报告》以抖音为例分析指出,基于兴趣的“内容—用户”匹配机制帮助生产端实现和消费端的高度统一,同时充分展现商品和服务特色,并给中小企业带来了关键价值。中小企业能在保有个性化、敏捷等特色的同时,与拥有潜在需求的海量消费者对接。 《报告》解读,短视频、直播等数字经济平台发展,缓解了传统市场流通过程中的地域、行业壁垒。这有助于消费者通过更低的成本来满足小众的、尚未满足的消费诉求,更是帮助了大量有特色的内容、商品获得了过去只有标准化产品才拥有的“规模化销售能力”。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表示,要重视发展数字化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的重点要由消费到生产,由流通到制造转变;同时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和处理数实结合中的矛盾,用足用好各类数字资源。 发展实体经济并非简单地回到传统的实体经济,也不是仅重视发展物质形态的生产,更不是把硬科技和软科技对立起来。刘世锦表示,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的重点要由消费到生产,由流通到制造转变。近些年数字经济的发展主要集中在零售批发、社交媒体等领域,以面向个体为主。下一步的重点要逐步转向产品的生产过程。如果说消费和流通领域的数字化是数字经济发展序幕,那么生产领域的数字化才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大戏,才能实质性地提升实体经济的质量、效率和可持续性。 数字经济时代的来临是一场从消费到生产,从生活方式到生产方式,就业结构、产业组织结构在内的多方面变化。虽然短期内会对现有模式带来一定影响,但从长期来看,数字经济的发展降低了生产交易的成本,增加了消费者的选择,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就业创业和发展机会。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榜单来了!谁是2022“浦东新区优秀青年企业家”?
- 交通部:全面清查不合理、不合规设置的防疫检测站
- 农业农村部:从农村实际和农时需要出发,切实打通堵点卡点
- 两部门: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应不超越发展阶段搞大建设
- 疫情+俄油限价“不明确” 高盛下调Q4油价预期至100美元
- 硬资产时代当道!比特币难成对冲通胀的“新黄金”
- 首只合资理财公司养老理财产品将发行 有哪些相同与不同?
- 美豆再创阶段高点 连豆粕突破4000关口
- 签了!这份世界级大单,有两大不寻常
- 投资者弃购、券商含泪包销……新股破发重压下,机构的求生之道在哪里?
- 海南省公安厅原巡视员宋顺勇被开除党籍:大搞卖官鬻爵
- 优步盘前涨1.16% 旗下Uber Eats应用将支持日本乐天支付服务
- 事关就医、参保!北京医保家庭共济政策将实施 备案方可享受
- 交通运输部:全力以赴保障上海港的畅通运行
- 世行提供贷款支持约工业企业
- 兴业证券:维持中国软件国际买入评级 目标价9.47港元
- 由科创板转战创业板!蓝箭电子业绩下滑 市占率不足1‰?
- ABS风险管理缺位、内控机制不完善,2家券商接连受到监管处罚!
- 上海静安警方破获一起哄抬物价非法经营案:男子大量囤积食品,并高价对外销售
- 越秀4·18周年庆丨一起回顾越秀集团的那些年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