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金融的未来在于脱媒和技术进步
新华财经北京1月8日电(记者闫鹏、中国中国资本于青)7日,人民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在第二十七届(2023年度)中国资本市场论坛表示,大学金融的市场未来在于脱媒和技术进步,第四次产业革命对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产生重要影响,研究院院于脱同时金融的长吴进步更重要的在于风险理念的变化。
吴晓求表示,晓求金融的金融技术进步变革在于脱媒和技术进步,脱媒起因来自金融管制,媒和但中国金融脱媒是中国中国资本来自于市场经济的进步和人们日益增长的收入水平,来自市场化程度的人民提高。人们需要越来越多的大学金融服务,其中财富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市场这可能是研究院院于脱中国金融脱媒的力量。
“脱媒是长吴金融变革的逻辑起点,从历史上看,金融发展和科技进步、产业革命是密切相关的,无论是金融的结构性变革、金融业态的多样化,还是金融功能的升级,都与产业革命息息相关。”吴晓求说。
吴晓求表示,历史上一共发生过四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称为蒸汽机时代,当时英国经济蓬勃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人类社会进入到电气化时代,以投资银行的兴起为标志;中国金融的改革在2000年之后踏上第三次工业革命资本业态的变革,彼时中国的风险资本业态开始蓬勃发展,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跟这一时期的金融创新密切相关。“我们搭上了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列车,我们要成为第四次产业革命的推动者。”
“第四次工业革命以‘工业4.0’为标志,特征是信息化对产业的改造和融合,被称之为智能化时代,要深刻理解第四次产业革命对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作用。”吴晓求表示,第四次产业革命和前三次产业革命有本质的区别,表现为新技术与产业的融合,是经济业态和运行方式的重大变化,不再局限于某一、两个国家,而是第三次产业革命在全球的延伸;从金融业态看,与前两次产业革命相伴而生的创新金融体系主要在英国、美国,而在后两次产业革命中,金融的这种创新变化已经扩展到全球,这是各国都拥抱革命的重要原因。
在吴晓求看来,第四次产业革命中除了继承投资银行和其他风险资本业态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做了融合,而且战略性产业资本开始出现。虽然我国也成立了战略性资本,但在形式和运作上还需提高市场化程度。
“金融结构演进与风险理念的迭代,这也是金融创新的重要表现。”吴晓求说,金融的进步不仅在于功能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在于风险理念的变化。实际上,传统金融更加关注过去,是排斥风险的、厌恶风险的,对风险的处理机制是风险外置,而现代金融业态聚焦未来,能够包容风险。这就是金融的进步,所有的不确定性背后都有巨大的成长性,这也是金融变革的基本趋势。
“监管应该跟上金融的变化,坦率地讲,中国证监会的理念相对来说是比较新的,包括最近开始的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我认为把握了中国资本市场的精髓。”吴晓求说。
(责任编辑:焦点)
- ·财政部等四部门发布第三批适用增值税政策的抗癌药品和罕见病药品清单
- ·乌农业部长:乌粮食出口形势日益恶化,全球粮价或将继续上涨
- ·中信期货:如何看待近期美债收益率曲线部分倒挂?
- ·华夏、交银施罗德、招商领跑 一批基金公司经营数据披露
-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商业保险研究分会成立 担当时代责任 商业保险有所为
- ·獐子岛股权拍卖底价成交 公司第一大股东或将易主
- ·融创房地产:无法按期支付两笔债券本金、利息,拟沟通展期
- ·单记章:自动驾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主要形式仍然是人机共驾,从L2真正突破到L3将是比较长的过程
- ·11月22日听南方基金何文欣、华安基金刘璇子等大咖说:信军医是啥?调整后的新能源值得投资吗
-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举行电话会议